??? 9月1日起,醫院、藥店、參保個人等都將有一份醫保基金監管信用檔案。8月31日,記者了解到,《重慶市醫療保障基金監管信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從9月1日起正式實施,按照《辦法》,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將對重慶市醫療保障基金使用信用主體,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比如,對評定為E級的定點醫藥機構將采取增加抽查頻次、不予撥付預付金等懲戒措施。
??? “《辦法》的出臺,為的就是更好地用好管好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市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處四級調研員龔琤說,適用《辦法》的信用主體,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在醫療保障基金使用中履行法定職責、法定義務或者約定義務的狀態,主要分為機構類和個人類。
??? 其中,機構類主要包括醫療保障定點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零售藥店等;個人類主要包括參保人員和提供醫療保障服務的醫師、護士(師)、藥師、醫技人員等其他涉及醫保基金使用的相關人員。
??? “我們會給每個信用主體建立醫保基金監管信用檔案,檔案包括信用主體的基本信息、守信信息、失信信息、信用評價結果、歷史信用信息等醫保信用信息。”龔琤說,根據這些信息,醫保部門會進行動態評價,并依據評價結果確定醫療保障基金監管信用等級。
??? 這些信用等級有什么用呢?按照《辦法》,定點醫藥機構信用評價采取積分制計算得分,滿分為100分,基準分為0分,計分周期為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信用等級分為五級:A級分值為90分(含90分)以上,B級分值為80—90分(含80分),C級分值為70—80分(含70分),D級分值為60—70分(含60分),E級分值為60分以下。
??? “E級是最低的一檔,《辦法》還明確了直接列入E級的情形。”龔琤說,比如,因違法違規被解除定點服務協議或連續兩年被暫停定點服務協議的;受到處理處罰后拒不改正、拒不執行處理處罰決定的;拒絕、阻撓或不配合監督檢查的;在信用等級評價中弄虛作假的等七種情況。
??? “我們會聯合相關部門對信用主體實施激勵或懲戒。”龔琤說,比如評定為A級的定點醫藥機構,將降低日常現場檢查頻次,同等條件下優先開展醫療保障新政策業務試點等。對評定為E級的定點醫藥機構將采取增加抽查頻次、不予撥付預付金等懲戒措施。
??? 對參保人而言,則根據醫療保障行政部門查實的參保人員違法情形評定信用等級,包括A、B、C、D四級,比如,A級是未發生任何違法違規問題的;D級是通過使用他人醫療保障憑證冒名就醫購藥,偽造、變造、隱匿、涂改、銷毀醫學文書、醫學證明、會計憑證、電子信息等有關資料或虛構醫藥服務項目等方式,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等等。
??? 對評定為D級的失信參保人,將采取開展醫保法治教育,重新審核其歷史待遇享受情況、結算情況、待遇享受資格,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開違法、失信信息等懲戒措施。
??? 醫師、護士(師)、藥師等醫藥機構相關人員的信用評價,則參照《重慶市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執行。
??? 據介紹,信用等級也并非一成不變。信用主體對失信行為已進行糾正,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履行完畢法定責任或者約定義務,失信行為的不良影響已基本消除,可向作出失信認定的醫療保障部門提出修復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