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河北省醫療保障局印發《關于規范醫保醫用耗材目錄的通知》,這項于10月15日正式施行的新政策,旨在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引導醫療機構使用質優價宜的耗材。
??? 政策核心:從“數量管理”到“價值管理”
??? 河北省此次改革的核心在于精細化、標準化管理。河北省早在2022年就建立了以國家15位代碼為基礎的醫保醫用耗材目錄,實現了與國家醫保信息系統的平穩銜接。此次改革是對現有目錄的全面優化和規范,通過"有調入、有調出"的方式,制定了更為合理的醫保支付限價。新政策最顯著的變化是明確了以集采最高中選價作為同類醫用耗材的醫保支付限價,這意味著無論企業是否參與集采,只要產品在核心功能、適用場景上與集采中選耗材高度相似,都必須接受這一報銷上限。
??? 這一政策轉變徹底打破了過去那種"不參與集采就能維持高價"的幻想。此前,部分耗材生產企業通過細微調整產品規格、包裝等方式,將產品與集采中選的同類耗材區隔開,從而避開集采帶來的降價壓力,繼續以高價供應市場。新規實施后,這種規避策略將失去效果,企業要么主動參與集采,要么通過真正的技術創新實現差異化,以更高的臨床價值爭取合理定價。
??? 支付巨變:集采中選價成醫保支付“天花板”
??? 本次改革最大的亮點是醫保支付與集中帶量采購結果緊密聯動。新規明確規定:“與集采中選耗材類別相同、功能相近的耗材,原則上以集采最高中選價作為醫保支付限價”。
??? 這一規定意味著什么呢?簡單來說,無論醫院實際采購的是不是集采產品,醫保都只按集采最高中選價來支付。超出部分,患者需要自己承擔。這一政策徹底打破了過去“不參與集采就能維持高價”的幻想,倒逼企業要么參與集采,要么真正進行技術創新。
??? 分類支付:甲乙丙三類耗材報銷差異大
??? 在新政策下,河北省將醫用耗材分為三類,實施差異化的報銷政策:
??? 甲類耗材:臨床必需、安全有效且費用較低,不設個人先行自付比例,由醫保基金按規定全額支付。
??? 乙類耗材:需先自付一定比例(各統籌區自行確定),剩余部分由醫保基金按規定支付。此次共規范了3,315個乙類耗材。
??? 丙類耗材:不包括在醫保支付范圍內,需要患者全額自付,共涉及426個。
??? 影響深遠:醫、企、患三方迎來新變化
??? 對醫療機構來說,新政策要求必須加強信息化建設和編碼標準化工作,優先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成本控制成為重要考量。
??? 對患者而言,新政策既帶來實惠也伴隨挑戰。實惠在于醫保支付限價政策將有效控制醫療費用,顯著減輕患者負擔。特別是對于大病患者,河北省政策強調"保大病",對治療重病且價格高昂的耗材,適當提高限價,有力防止因病返貧。挑戰則在于部分患者可能面臨某些高價耗材需自付更多費用的情況,特別是丙類耗材需全額自費。
??? 對企業的影響最為直接,耗材生產企業面臨更大的降價壓力。企業必須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通過真正的技術創新實現產品差異化,才能獲得合理的定價空間。
????未來展望:醫保支付走向更加精細化
??? 河北此次醫保支付改革,看似是技術層面的調整,實則是深層次的機制變革。它通過支付方式的引導,促使醫療資源更加合理配置,最終讓患者受益。建議河北參保人員就醫時,可多與醫生溝通耗材選擇,在效果相當的情況下,優先選擇醫保報銷比例高的產品,最大化享受政策紅利。
??? 此次改革只是開始。
??? 未來,醫保支付標準將更加精細化,京津冀醫保政策協同將進一步加強。隨著數據的積累和分析需求的提升,未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提高耗材管理效率,實現實時監控和智能預警將成為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