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醫保部門充分發揮醫保支付、價格、采購等政策杠桿作用,精準施策、綜合發力,以上海曙光醫院落地淮南為契機,全力支持本市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切實提升參保群眾中醫藥服務可及性和獲得感。
??? 支付政策傾斜,激發中醫院發展活力。實行DIP機構系數加成。在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改革中,對中醫特色醫院設定系數向同級別最高系數看齊,并對獲批省、市級特色中醫專科給予額外結算系數加成。2024年度DIP清算結果顯示,公立中醫院平均支付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通過系數傾斜政策,公立中醫院額外增收約125萬元。推動中醫優勢病種提質擴面。創新付費機制,對經中醫治療后療效接近西醫且費用顯著降低的疾病,醫保付費標準按西醫費用的60%確定,發揮中醫“簡便驗廉”優勢,降低患者負擔,并通過結余留用激勵醫療機構推廣中醫適宜技術。2025年計劃將實施范圍從6個優勢病種擴大至20個。實施中醫康復“日間病床”結算。在基層醫療機構試點開展中醫病種“日間病床”付費,針對頸椎病等10個中醫康復理療類項目,患者無需住院即可享受住院的醫保報銷待遇,充分發揮中醫在康復領域的特色優勢,方便群眾就醫,降低醫療成本。2024年共發生日間病床結算2484人次,基金支出163.64萬元。
??? 拓寬保障范圍,提升中醫藥服務可及性。擴大醫保目錄覆蓋。保障醫療機構合理收益與中藥供應,累計將91種中藥飲片、195個院內制劑(含上海曙光醫院制劑本地化使用)納入本市基本醫保支付,對醫療機構銷售的中藥飲片,允許最高加價25%,顯著拓寬了中醫藥服務供給。積極參與中藥飲片集采。加入山東省醫保局、三明采購聯盟組織的中藥飲片省際聯盟采購,將黃芪、黨參片等21個臨床常用品種納入帶量采購范圍。通過“以量換價”降低飲片采購成本,同時促進生產企業提升質量標準,完善統一標準體系,擴大優質道地藥材市場份額,惠及醫患雙方。
??? 完善配套機制,優化中醫藥發展環境。優化中醫服務項目管理。優先調整部分體現中醫價值的技術勞務項目價格;加快新增(新開展)中醫項目審核速度,促進中醫新技術及時應用于臨床;在醫療服務價格專項調整中,對中醫類項目予以優先考慮,體現政策支持導向。支持中醫藥機構納入定點。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純中醫專科醫療機構,以及中醫內設科室占比不少于40%的綜合性醫院納入醫保定點評估范圍,擴大中醫藥服務的醫保覆蓋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