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 ?《加強全省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2019年6月23日
加強全省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9〕4號)要求,現就全省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通過績效考核,推動全省三級公立醫院在發展方式上由規模擴張型轉向質量效益型,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轉向全方位的績效管理,促進收入分配更科學、更公平,實現效率提高和質量提升。2019年,初步建立全省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和標準化支撐體系。到2020年,基本建成較為完善的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三級公立醫院功能定位進一步落實,黨的建設不斷加強,內部管理更加規范,醫療服務整體效率有效提升,行業作風和患者就醫感受全面改善,分級診療制度更加完善。
二、主要任務
(一)提高病案首頁質量。全省三級公立醫院加強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按照國家統一規定規范填寫病案首頁,加強臨床數據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客觀反映住院期間診療信息。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依托病案質控中心,指導所屬三級公立醫院加強病案首頁質量控制和上傳病案首頁數據質量管理,按照首頁數據采集質量和接口標準準確上傳住院病案首頁數據,確保考核數據客觀真實。
(二)統一編碼和術語集。2019年8月底前,全省三級公立醫院全面啟用全國統一的疾病分類代碼、手術操作代碼、醫學名詞術語集、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和中醫臨床診療術語,及時完成編碼字典庫的轉換,應用醫療保障部門統一的基本醫保醫療服務項目目錄和藥品目錄,確保數據采集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三)組織開展滿意度調查。三級公立醫院依托全國醫院滿意度在線監測平臺,全面開展患者和醫院員工滿意度調查工作。沒有開展的醫院要在2019年6月30日前完成在線滿意度調查工作,完成患者和員工滿意度有效樣本數。調查結果納入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
(四)建立考核信息系統。建立績效考核信息系統,以數據信息考核為主,必要現場復核為輔,利用“互聯網+考核”的方式采集客觀考核數據,開展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
三、實施步驟
全省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按照年度實施,考核數據時間節點為上一年度1月至12月。
(一)醫院自查自評。各三級公立醫院對照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在2019年9月底前完成對2018年度醫院績效情況的分析評估,并將該年度病案首頁信息、年度財務報表及其他績效考核指標所需數據上傳至績效考核信息系統,形成績效考核大數據。2020年起,每年1月底前完成上述工作。
(二)組織省級考核。在提取績效考核信息系統內已有考核數據基礎上,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醫保局等相關部門補充其余考核指標數據,按照各指標對應權重加權后形成全省三級公立醫院綜合績效考核結果。考核結果以百分制計算最終得分,并根據得分情況及醫院類別(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及中醫類醫院),將各三級公立醫院按類別評為A、B、C、D、E五個等級中的相應等級。2019年11月底前完成2018年度全省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考核結果及時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并報送國家衛生健康委。2020年起,每年2月底前完成上述工作。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充分認識做好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意義,充分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促進公立醫院主動加強和改進管理,加強內涵建設,推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落地見效。衛生健康、財政、發展改革、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保等部門要建立協調推進機制,及時出臺政策措施,確保績效考核工作順利實施。
(二)明確部門職責。在省屬公立醫院監督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負責牽頭組織實施全省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具體考核細則由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會同有關部門另行制定。在各市公立醫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各市衛生健康、財政、發展改革、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保、組織部門研究建立績效考核結果應用機制,財政和醫保部門結合績效考核結果,調整完善政府投入和醫保政策。
(三)運用考核結果。各地要建立績效考核信息和結果部門共享機制,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將考核結果作為公立醫院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立項、財政補助資金、經費核撥、績效工資總量核定、醫保政策調整等重要依據,作為選拔任用三級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院長和領導班子成員的重要參考,同時與醫院評審評價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以及各項評優評先工作緊密結合。對考核結果予以通報,并督促存在突出問題的醫院限期完成整改。
(四)形成改革合力。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績效考核作為推動深化醫改政策落地、將改革政策傳導至醫院和醫務人員的重要抓手,通過深化改革破解體制機制問題。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指導地方在清理甄別的基礎上穩妥化解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長期債務。落實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政策。規范推進醫聯體建設,以三級公立醫院帶動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切實加強醫療服務綜合監管,使日常監管與年度績效考核互補,形成推動公立醫院改革發展合力。
(五)做好督導宣傳。省衛生健康委要會同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對各地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指導和監督。要及時總結經驗、挖掘典型,結合各地實際不斷完善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同時逐步推開對所有醫療機構的績效考核,適時啟動區域醫療服務體系績效考核工作。要堅持科學考核,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增加基層負擔。要加強宣傳引導,為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和醫院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附件
安徽省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三級指標
|
指標
性質
|
指標說明
|
指標來源
|
|
一、醫療質量
|
(一)功能定位
|
1.門診人次數與出院人次數比
|
定量
|
門診患者人次數/同期出院患者人次數(急診、健康體檢者不計入)。
|
醫院填報
|
|
2.下轉患者人次數(門急診、住院)
|
定量
|
本年度向二級醫院或者基層醫療機構下轉患者人次數(門急診、住院)。
|
醫院填報
|
|
3.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比例
|
定量
|
日間手術臺次數/同期出院患者擇期手術總臺次數×100%。
|
醫院填報
|
|
4.出院患者手術占比▲
|
定量
|
出院患者手術臺次數/同期出院患者總人次數×100%。
|
病案首頁
|
|
5.出院患者微創手術占比▲
|
定量
|
出院患者微創手術臺次數/同期出院患者手術臺次數×100%。
|
病案首頁
|
|
6.出院患者四級手術比例▲
|
定量
|
出院患者四級手術臺次數/同期出院患者手術臺次數×100%。
|
病案首頁
|
|
7.特需醫療服務占比
|
定量
|
特需醫療服務量/同期全部醫療服務量×100%,特需醫療服務收入/同期全部醫療服務收入×100%。
|
醫院填報
|
|
(二)質量安全
|
8.手術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
定量
|
手術患者并發癥發生例數/同期出院的手術患者人數×100%。
|
病案首頁
|
|
9. I類切口手術部位感染率▲
|
定量
|
I類切口手術部位感染人次數/同期I類切口手術臺次數×100%。
|
病案首頁
|
|
10.單病種質量控制▲
|
定量
|
符合單病種質量控制標準。
|
病案首頁
|
|
11.大型醫用設備檢查陽性率
|
定量
|
大型醫用設備檢查陽性數/同期大型醫用設備檢查人次數×100%。
|
醫院填報
|
|
一、醫療質量
|
(二)質量安全
|
12.大型醫用設備維修保養及質量控制管理
|
定性
|
引導醫院關注醫用設備的維修保養和質量控制,配置合適維修人員和維修檢測設備。評價內容包括但不限于:(1)配置合理維修人員和維修場地,涉及有毒有害作業應有合適的維修場所和有效防護;(2)制定急救、生命支持類等設備的預防性維護維修計劃;(3)開展日常保養和維護,有巡檢、保養、維修等相關記錄及設備管理部門對臨床使用部門的監管、培訓記錄;(4)配置必備的檢測和質量控制設備,醫學設備管理部門定期對設備特別是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進行預防性維護,確保在用設備完好,有記錄和標識,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
|
醫院填報
|
|
13.通過國家室間質量評價的臨床檢驗項目數▲
|
定量
|
醫院臨床檢驗項目中通過國家臨床檢驗中心組織的室間質量評價項目數量。
|
國家衛生健康委
|
|
14.低風險組病例死亡率▲
|
定量
|
低風險組死亡例數/低風險組病例數×100%。
|
病案首頁
|
|
15.優質護理服務病房覆蓋率
|
定量
|
全院已經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病房總數/全院病房總數×100%。
|
醫院填報
|
|
(三)合理用藥
|
16.點評處方占處方總數的比例
|
定量
|
點評處方數/處方總數×100%。
|
醫院填報
|
|
17.抗菌藥物使用強度(DDDs)▲
|
定量
|
本年度住院患者抗菌藥物消耗量(累計DDD數)/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數×100。收治患者人天數=出院患者人次數×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數。
|
醫院填報
|
|
一、醫療質量
|
(三)合理用藥
|
18.門診患者基本藥物處方占比
|
定量
|
門診使用基本藥物人次數/同期門診診療總人次數×100%。
|
醫院填報
|
|
19.住院患者基本藥物使用率
|
定量
|
出院患者使用基本藥物總人次數/同期出院總人次數×100%。
|
醫院填報
|
|
20.基本藥物采購品種數占比
|
定量
|
醫院采購基本藥物品種數/醫院同期采購藥物品種總數×100%。
|
省級招采平臺
|
|
21.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標藥品使用比例
|
定量
|
中標藥品用量/同種藥品用量×100%。
|
醫院填報
|
|
(四)服務流程
|
22.門診患者平均預約診療率
|
定量
|
預約診療人次數/總診療人次數×100%(急診人次數不計入)。
|
醫院填報
|
|
23.門診患者預約后平均等待時間
|
定量
|
門診患者按預約時間到達醫院后至進入診室前的等待時間。
|
醫院填報
|
|
24.電子病歷應用功能水平分級▲
|
定性
|
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電子病歷應用功能水平分級標準評估。
|
國家衛生健康委
|
|
二、運營效率
|
(五)資源效率
|
25.每名執業醫師日均住院工作負擔
|
定量
|
全年實際占用總床日數/醫院平均執業(助理)醫師人數/365。醫院平均執業(助理)醫師人數=(本年度人數+上一年度人數)/2。
|
醫院填報
|
|
26.每百張病床藥師人數
|
定量
|
醫院藥師(包括藥劑師和臨床藥師)總人數/醫院實際開放床位數×100。
|
醫院填報
|
|
(六)收支結構
|
27.門診收入占醫療收入比例
|
定量
|
門診收入/醫療收入×100%。
|
財務年報表
|
|
28.門診收入中來自醫保基金的比例
|
定量
|
門診收入中來自醫保基金的收入/門診收入×100%。
|
財務年報表
|
|
二、運營效率
|
(六)收支結構
|
29.住院收入占醫療收入比例
|
定量
|
住院收入/醫療收入×100%。
|
財務年報表
|
|
30.住院收入中來自醫保基金的比例
|
定量
|
住院收入中來自醫保基金的收入/住院收入×100%。
|
財務年報表
|
|
31.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檢驗收入)占醫療收入比例▲
|
定量
|
醫療服務收入/醫療收入×100%。醫療服務收入包括掛號收入、床位收入、診察收入、治療收入、手術收入、藥事服務收入、護理收入。
|
財務年報表
|
|
32.輔助用藥收入占比
|
定量
|
輔助用藥收入/藥品總收入×100%。
|
醫院填報
|
|
33.人員支出占業務支出比重▲
|
定量
|
人員支出/業務支出×100%。
|
財務年報表
|
|
34.萬元收入能耗支出▲
|
定量
|
年總能耗支出/年總收入×10000。總能耗為水、電、氣、熱等能耗折合人民幣萬元之和。
|
財務年報表
|
|
35.收支結余▲
|
定量
|
業務收支結余+財政項目補助收支結轉(余)+科教項目收支結轉(余)。業務收支結余=醫療收支結余+其他收入-其他支出,其中:醫療收支結余=醫療收入+財政基本支出補助收入-醫療支出-管理費用。財政項目補助收支結轉(余)=財政項目支出補助收入-財政項目補助支出。科教項目收支結轉(余)=科教項目收入-科教項目支出。
|
財務年報表
|
|
36.資產負債率▲
|
定量
|
負債合計/資產合計×100%(反映負債合理性,引導醫院避免盲目負債擴張或經營,降低醫院運行潛在風險)。
|
財務年報表
|
|
二、運營效率
|
(七)費用控制
|
37.醫療收入增幅
|
定量
|
(本年度醫療收入-上一年度醫療收入)/上一年度醫療收入×100%。
|
財務年報表
|
|
38.門診次均費用增幅▲
|
定量
|
(本年度門診患者次均醫藥費用-上一年度門診患者次均醫藥費用)/上一年度門診患者次均醫藥費用×100%。門診患者次均醫藥費用=門診收入/門診人次數。
|
財務年報表
|
|
39.門診次均藥品費用增幅▲
|
定量
|
(本年度門診患者次均藥品費用-上一年度門診患者次均藥品費用)/上一年度門診患者次均藥品費用×100%。門診患者次均藥品費用=門診藥品收入/門診人次數。
|
財務年報表
|
|
40.住院次均費用增幅▲
|
定量
|
(本年度出院患者次均醫藥費用-上一年度出院患者次均醫藥費用)/上一年度出院患者次均醫藥費用×100%。出院患者次均醫藥費用=出院患者住院費用/出院人次數。由于整體出院患者平均醫藥費用受多種因素影響,為使數據盡量可比,通過疾病嚴重程度(CMI)調整。
|
財務年報表
|
|
41.住院次均藥品費用增幅▲
|
定量
|
(本年度出院患者次均藥品費用-上一年度出院患者次均藥品費用)/上一年度出院患者次均藥品費用×100%。出院患者次均藥品費用=出院患者藥品費用/出院人次數。
|
財務年報表
|
|
二、運營效率
|
(八)經濟管理
|
42.全面預算管理
|
定性
|
查閱文件資料。
|
醫院填報
|
|
43.規范設立總會計師
|
定性
|
查閱文件資料。
|
醫院填報
|
|
三、持續發展
|
(九)黨的建設
|
44.黨支部建設
|
定性
|
查閱資料和實地走訪。
|
同級衛生健康部門
|
|
45.思想政治工作
|
定性
|
查閱資料和實地走訪。
|
同級衛生健康部門
|
|
46.醫德醫風建設
|
定性
|
查閱資料和實地走訪。
|
同級衛生健康部門
|
|
(十)人員結構
|
47.衛生技術人員職稱結構
|
定量
|
醫院具有高級職稱的醫務人員數/全院同期醫務人員總數×100%。
|
醫院填報
|
|
48.麻醉、兒科、重癥、病理、中醫醫師占比▲
|
定量
|
醫院注冊的麻醉、兒科、重癥、病理、中醫在崗醫師數/全院同期醫師總數。
|
國家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注冊系統
|
|
49.醫護比▲
|
定量
|
醫院注冊醫師總數/全院同期注冊護士總數。
|
國家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注冊系統
|
|
(十一)人才培養
|
50.醫院接受其他醫院(尤其是對口支援醫院、醫聯體內醫院)進修并返回原醫院獨立工作人數占比
|
定量
|
醫院接受其他醫院(尤其是對口支援醫院、醫聯體內醫院)進修半年及以上并返回原醫院獨立工作人數/醫院同期招收進修總人數×100%。
|
醫院填報
|
|
51.醫院住院醫師首次參加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
|
定量
|
本年度首次參加醫師資格考試并通過的住院醫師人數/同期首次參加醫師資格考試的住院醫師總人數×100%。
|
國家衛生健康委
|
|
三、持續發展
|
(十一)人才培養
|
52.醫院承擔培養醫學人才的工作成效
|
定量
|
統計醫院在醫學人才培養方面的經費投入、臨床帶教教師和指導醫師接受教育教學培訓人次數、承擔醫學教育的人數和發表教學論文的數量。
|
醫院填報
|
|
(十二)學科建設
|
53.每百名衛生技術人員科研項目經費▲
|
定量
|
本年度科研項目立項經費總金額/同期衛生技術人員總數×100。
|
醫院填報
|
|
54.每百名衛生技術人員科研成果轉化金額
|
定量
|
本年度科技成果轉化總金額/同期醫院衛生技術人員總數×100。
|
醫院填報
|
|
(十三)信用建設
|
55.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等級
|
定性
|
按照公共信用綜合評價規范進行評價。
|
省發展改革委
|
|
四、滿意度評價
|
(十四)患者滿意度
|
56.門診患者滿意度▲
|
定量
|
門診患者滿意度調查得分。
|
國家衛生健康委
|
|
57.住院患者滿意度▲
|
定量
|
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得分。
|
國家衛生健康委
|
|
(十五)醫務人員滿意度
|
58.醫務人員滿意度▲
|
定量
|
醫務人員滿意度調查得分。
|
國家衛生健康委
|
|
(十六)行業作風整治和患者就醫感受改善
|
59.行業作風改善情況
|
定量
|
主管行政部門評分。
|
同級衛生健康部門
|
|
60.患者就醫感受情況
|
定量
|
主管行政部門評分。
|
同級衛生健康部門
|
|
五、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
|
(十七)衛生健康援助
|
61.援外、援疆、援藏
|
定量
|
主管行政部門評分。
|
同級衛生健康部門
|
|
62.對口支援基層醫療機構
|
定量
|
主管行政部門評分。
|
同級衛生健康部門
|
|
63.突發事件應急救援
|
定量
|
主管行政部門評分。
|
同級衛生健康部門
|
|
(十八)助力構建醫療體系
|
64.健康脫貧
|
定量
|
主管行政部門評分。
|
同級衛生健康部門和醫療保障部門
|
|
65.醫聯體建設
|
定量
|
主管行政部門評分。
|
同級衛生健康部門
|
注:
1. 三級公立綜合醫院考核應采用上述全部考核指標。三級公立專科醫院考核可根據專科特點選用部分考核指標。省中醫藥局在組織對三級公立中醫醫院考核時,根據工作實際適當調整和補充考核指標。
2. 標記“▲”的26個指標為國家監測指標,其中15個指標自動生成,9個指標由財務年報表獲取,2個指標由醫院填報。
3. 考核指標中的手術包括在日間手術室或住院部手術室內、麻醉狀態下完成的手術,不包括門診手術。其中,日間手術是指患者按照診療計劃在1日(24小時)內入、出院完成的手術或操作(不包括門診手術),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時間不超過48小時。
4. 微創手術是指出院患者在日間手術室或住院部手術室內、麻醉狀態下的內科和外科腔鏡手術、血管內和實質臟器的介入治療。
5. 四級手術以國家統一規定納入監測的四級手術目錄為準。
6. “特需醫療服務占比”按照兩個計算公式,同時統計服務量與服務收入占比。
7. 單病種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腦梗死、髖關節置換術、膝關節置換術、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圍手術期預防感染、剖宮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圍手術期預防深靜脈血栓等。
8. 用于檢查的大型醫用設備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管理目錄》進行統計。
9. “門診收入中來自醫保基金的比例”“住院收入中來自醫保基金的比例”,用于醫院自身縱向比較,不在醫院之間比較。
10. 輔助用藥以國家統一規定的品目為準。
11. “麻醉、兒科、重癥、病理、中醫醫師占比”,根據各醫院緊缺專業人才結構具體情況,按麻醉、兒科、重癥、病理、中醫五個類別分別計算占比。
12. 科技成果轉化總金額是指醫院科研成果在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金額總數。